算是在当世既符合国情,又十分先进的一种组织架构了。
因为主簿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法邈不断提出几个人选,都被糜旸所否决掉。
最后思来想去之下,糜旸打算让邓艾担任他的主簿。
虽然邓艾的政治情商不高,但或许正因为他的这点特质,才会让他在必要的时候能敢于指出糜旸的疏漏之处。
以往他就经常如此做。
除去这点原因之外,糜旸看重的更是邓艾对他的忠心。
有一定权力对他下达的命令提出异议的人,那必须是对他极为忠心之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那人所提出的所有异议,一切都是为糜旸好。
糜旸适当对州朝官制进行一定改革,想的是提高州朝的行政效率,不是为了让别有用心的人以此当做掣肘他的手段。
当决定好治中与主簿的人选后,糜旸让法邈先写好两道正式的征召文书。
随后他又下达了一道命令。
那便是将州府的曹大多归于治中管辖。
治中类似于后世的尚书省,而后世的尚书省的职能主要靠他所管辖的六个部门来实行。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在东汉末年时,六部的一些名称就有出现过。
例如对石包十分看重的吏部侍郎许允。
只是这六部的称呼还未在当世盛行其道,糜旸亦不打算在梁州直接设立六部,因为这没必要。
在汉代六部虽未盛行,但却有诸曹的存在。
功曹:掌官员任命升迁,业绩考核。
仓曹:掌仓库﹑租赋﹑市场﹑度量衡等事务。
户曹:掌户籍﹑田宅等事务。
兵曹:掌军事事务。
法曹:掌刑法。
士曹:掌交通﹑建筑。
...
各种曹应有尽有,并且他们的职能与后世的六部不能说有所相似,那基本就是重合的状态。
可以说后世的六部,便是由汉代的诸曹脱始而来,既然如此,糜旸又何必多此一举再去设立六部?
糜旸只需正式下达文书,将这诸曹统属至治中之下即可。
至于这一点本来也就是合情合理,因为在大汉的官制中,原本诸曹是分散于别驾与治中分别管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