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糜竺现在要争取的,正是这部分大臣的支持。
很明显,在糜竺的论辩之下,他的这层目的正在渐渐达到。
只是大殿中那些益州大臣,又岂会让糜竺这么轻易如愿呢?
在见到刘巴已经被糜竺说的心神大乱之后,很快的又有一位大臣出来言道:
“纵算梁州牧施行新政的行为有待商榷,但梁州牧为施行新政而屠戮一众良民的行为,乃是梁州上下皆知的事。
昔太祖皇帝入关与民约法三章,遂初创帝业之基。
今梁州靠近敌疆,梁州牧不效仿太祖约法三章,缓刑弛禁也就罢了,却还对良民施展暴政,长久以往,梁州就能够安宁吗?
难道这样的行为不应该治罪吗?”
说来说这番话的乃是李朝。
李朝作为益州翘楚的大名士之一,他刚一出来说这番话之后,马上就引起了在场大多数大臣的共鸣。
糜旸在梁州将许多世家连根拔起的事情,经过时间的推移,早已经在成都中传开。
大臣大多数都是世家出身,他们天然的就对糜旸这副“仇视”世家的做法不喜。
而李朝在说完这番话后,便看向糜竺。
他见糜竺的脸色似乎变得越来越差,这让他心中的底气变得更足了起来。
或许很多人都会忽略糜竺往日的身份,但是李朝不会忘记。
糜竺、孙乾、简雍三位名士,当年可是专门为刘备奔走的说客。
在当年刘备势单力孤的时候,这三位名士能让许多诸侯接纳并信任刘备,由此可见这三位名士的辩才。
只是辩才再好又如何?
他现在的身体吃得消吗?
李朝内心中的恶意糜竺尚不知道,他见李朝又重新提出一个攻击糜旸的点,他便立刻辩驳道:
“治政之道,当因时制宜,岂可拘泥于一法?
秦以酷虐而亡,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太祖因之,遂以弘济。
张鲁暗弱,数十年来汉中律法松弛,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梁土人士,专权自恣,忠义之道,早已淡忘;
今左将军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当在此也。
况梁州伏法者干犯蜀科者,有罪在前,斧钺蹈之,天下大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