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会来上朝。这里不是没有五品官,只因校事令是新设的、且皇帝现在也不管校事府,所以才没人叫他来上朝;但来了也并不奇怪。
司马师转头看了一眼秦亮,专门向他拱手,虽然司马师的脚步没停、礼仪比较随意,但这样也挺重视秦亮了。秦亮立刻还礼,两人都没有说话。
没一会儿,在一众宦官宫女的前呼后拥下,太后、皇帝从后面的门进来了。众人纷纷弯腰,拿手里象牙板子竹板子遮住面门,不能往上看。
至少表面看起来,大家还是对皇室挺恭敬。秦亮也跟着学,不过他站在很后面弯着腰,前面有人挡着,就算想看、也看不到什么。
不到十岁的皇帝跪坐到了台阶上的筵席上,旁边有一道纱丝帘子、郭太后则跪坐于帘子后面。但她这个垂帘听政,估计有点水。
待皇帝坐定,大伙儿才跪伏在地,行稽首大礼,高呼“万寿”。
皇帝就只说了一句话:“诸爱卿请起。”皇太后则一直没吭声。
司马懿和曹爽站在最前面,分列两边,很快就商量争执起了正事,各自都有人不断帮腔。
秦亮第一回来朝堂上,觉得自己可能还没适应,他总觉得场面很诡异。
司马懿与曹爽都在向上位奏事,但太后和皇帝并不发表意见,曹爽等人实际上就是在相互对话……用词却不是在对话,而是“禀殿下”“禀陛下”这样开口,内容却是司马懿曹爽给对方说的话,仿佛是在指桑骂槐似的。
他们先是在说相中的事。
秦亮知道这个事,当时他在淮南打芍陂之役后,很快荆州这边也遭到了吴军的攻击、受攻击的地方就有相中和樊城,然后司马懿率军南下荆州增援。相中是荆州战区、位于汉水边的一座小城。
双方分歧很厉害。司马懿的意思,是把汉水对岸的百姓迁徙过河、防止被抢走;曹爽则不同意,因为吴军已经退兵了。
接着又谈人事问题,也是今年荆州战后的后续,有关樊城战役。
司马懿想撸掉夏侯儒、都督荆豫的兵权,说了很多理由,大概就是怕死不前进之类。
曹爽当然不会同意。夏侯儒这种属于诸曹、夏侯系的人,明显是曹爽那边的人;曹爽上位后对皇室远支亲戚挺友好,秦亮能出仕、就是因为族兄秦朗是曹操养子。
司马懿的意思是换王昶都督荆豫。王昶是并州士族,估计是司马懿的人,不然司马懿不会那么卖力帮他拿兵权。王昶此人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