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个考成法还继承下去了,到了崇祯年间,官僚拷打陕西无地少地农民,大体上就是继承张居正的遗志——结果陕西考成的成果就是考成出了闯王。
张居正还重新丈量了全国土地,但丈量的成果如何呢?反正隆庆年间纳税民田是700多万顷,万历十年的纳税民田还是700多万顷。
最后,张居正还在实际上给了东林党出现和存在的土壤。东林党之类的官商利益网,在张居正排斥异己遏制民间舆论的条件下很容易滋生,顾宪成、李三才都是张居正时期得到官僚权力的。张居正的所谓改革,实际上对穷苦农民不利,对王朝也很可能弊大于利,但唯独对东林党所代表的那群官商最为有利,所以到了天启初年,东林党一掌权,就马上给张居正平了反。
东林党什么的,即便其中有部分人气节盈胸,但高务实作为红朝我党培养出来的年轻干部,一贯是看不惯只讲个人气节而不讲国家利益之辈的——你如果是个平头老百姓,不能做到“舍小家为大家”也就算了,但你身为国家高官,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国家要你何用?相对应的,纵然红朝也有贪污腐败问题,但回过头来看看,红朝抗洪抢险的时候是不是有危险“群众先撤,党员先上”?是不是“书记退撤书记,书记不退党员都不准退”?至少高务实当年作为县高官的秘书,在危急时刻从来都是跟着书记顶在抗洪第一线,动不动就是三天、四天不能下大堤的。
权利永远应该对应着责任。
当然,张居正改革的真正成果,高务实还是要肯定一条:不管手段高明不高明,至少国库里头总算不至于要饿死老鼠了。
虽然高务实一直都觉得明朝的税收体制问题很大而且很杂,但归根结底,继续找农民收税肯定是个饮鸩止渴的蠢办法,只有扩大税源,尤其是商税、关税,甚至工业税等,才是正理。
张居正改革弄到最后依然只是在农税上想办法,并且实际上出现了强制收取货币农税的情况,在高务实看来顶多只能算功过参半:固然有给明朝续命之功,但却也是在不断地透支朝廷的最底层民心,并且在他之后明朝沿着这条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就越发没有回天之力了。
所以对比来看,高务实认为高拱继续执政并不会比张居正做得差,而如果自己将来有机会掌握大权,虽然收取商税的困难可谓巨大无比,但他还是自信至少能做得比张居正要好。既然如此,那就只好劳驾您张先生挪挪屁股,一边凉快去了。
剩下的就是冯保和李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