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得出来一个结论,他们结盟了。
是的,朝读书种子方孝孺,和太子殿下朱高炽结盟了。
不过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只有极少数。
比如朱棣,比如朱瞻基,比如朱高煦,其余人,就连陈堪这个亲传弟子,都还不知道这件事情。
当然,他们结盟的事情,或许出乎许多人预料,但绝对不奇怪。
一个是被朱棣不断打压的太子,一个是被朱棣用完就丢的老臣。
两人都是与皇权对抗的可怜人,结盟之事本就是顺理成章。
“方大人,你说,父皇在等谁呢?”
朱高炽继续开口,话是对方孝孺说的,但目光却一直落在宣读完圣旨之后就一直心不在焉的朱棣身上。
就这一会儿功夫,朱棣已经仰着头朝北边看了好几次了。
明明他是面南而坐,背后是奉天大殿的高墙,但他依旧转头看墙。
好似目光能够穿透身后的高墙一般。
方孝孺掠了掠虎须,淡笑道:“说不定是在等什么重要的人吧!”
朱高炽从朱棣身上收回目光,似询问,又似自问:“重要的人,什么重要的人,值得父皇数次张望?”
方孝孺微微一笑,却没有继续搭话。
朱棣是在等人,大家都知道,但等谁,那就是众说纷纭了。
毕竟这段日子回京述职的大臣可不少,江阴侯吴高,镇远侯顾成,据说连西平侯也要进京。
当然,大多数朝臣都只是听说。
自从成国公朱能去世以后,关于大明朝的总领天下兵马的五军都督府大都督一职会花落谁家,一直都是众说纷纭。
同时,海军学院院长这个职位也空缺了下来。
这些都是真真正正站在大明权力顶峰的肥缺,谁不想来分一杯羹?
这些久居塞外的大将军回京,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对于朝臣的表现,朱棣全都看在眼里,但他也没有出言制止大臣们讨论。
他毕竟不是朱元璋那样的暴君。
其实永乐一朝,大臣们活得还是比较轻松自在的。
朱棣能力强,意味着大臣们不需要处理太多的烦心事儿,宽松的环境才能养出士子,这是常识。
而且永乐朝堂之上也没有什么大奸大恶之徒,大家说话难免就随性了许多。
当朱棣再度朝北边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