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然光探测感应更清晰直观。
至于波长更短的极紫外光,现在对他来说难度有点大,曾凡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继续推进他的微观探测精度。
光学探测手段已经到了极限,他准备尝试量子隧穿效应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效应的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靠的是施加恒定电流的极细针尖扫描物体表面,监测导体之间来回穿越的电子进行成像,观测物体只能是可以产生隧穿现象的导体或者半导体。
原子力显微镜观测范围更广泛,可以观测生物体表面、分子聚合物等非导体物质,缺点是成像速度慢,对于扫描探针要求比较高,不过这点对曾凡来说不成问题,他可以纯手工制作调整。
仔细研究了两种显微镜的原理后,曾凡发现两种显微镜对他来说可以做到互相兼容,都是依靠尖端纳米尺度的探针,扫描物体表面,施加恒定电流就是扫描隧道显微镜,不施加电流只靠探针和物体表面原子斥力观察,那就是原子力显微镜。
他可以在指甲尖端或者皮肤表面堆积大量这样的纳米尺度探针,可以自由切换两种模式在微观尺度进行观测,效率相当于几万台几十万台同样的显微镜。
制作这样的探针对曾凡来说能做到,但是比较费心力,差不多相当于普通人在芝麻粒上面写字,好在他的时间充裕,慢慢的做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过程对他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微观操作对力道和尺寸的要求非常高,经过半年多的盘珠子操作,曾凡在这方面已经是大师级水平,但是从微米级尺度到纳米级尺度精度要求提高了上千倍,对电磁力的灵敏度也提升了数万倍,操作的时间精细度也是成千上万倍的提升,以十万分之一秒的微秒为操作单位,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很大的考验。
如果没有意念场的帮助,这些操作对曾凡来说就是神话,也就只能想想而已了,过去甚至想都没想过,现在随着他微观研究的逐步深入,他也发现了意念场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那就是对微观世界的感应,对时间似乎可以无限细分的操作,过去他想感应周围宏观的物体一直没有反应,其实属于方法不对路。
宏观世界的一切,都是微观世界海量粒子的有序叠加,他的意念场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水平太低,只能感知到一片虚无。
就好像过去的老电视,不知道如何解码无线信号,只能看到一片雪花,什么节目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