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看?”
冯蕴拱手笑道:“多谢。”
-
月试的锣声敲响的时候,冯蕴就离开了村学。
大路上,两旁种着花树,庄稼地里全是人,走在路上,仿佛也能闻到稻子的香气。
因为冯蕴用了温室育苗,没有耽误种植期,她家的稻子是村里最先成熟的,因此也最先收割。
此时的田坎上,有村民在围观。
冯蕴撑伞走过去,大老远就有人招呼。
“里正娘子,丰收咧。”
“里正娘子,大王去秀峰山剿匪了吗?”
“里正娘子,他们说这个月村学的考生,奖金又要提高,是也不是?”
无数的问题,冯蕴也不知答哪一个。
只是笑着走过去,随意寒暄。
紧接着,就有人谈到更为实际的问题。
“里正娘子,明年你家种稻子育苗,也教教我们吧?”
朴实的愿望都建立在当初的不信任上。
因昨年大雪耽误了农时,冯蕴特地烧了温室来育。
育种的时候,她其实让什长和伍长挨家挨户都通知过的。
杨什长甚至亲眼到她庄子的育苗房里看过,但也没有照着执行。
于是,只有她家赶上了种植期,及时将选种后的秧苗下田,蝗灾的时候,她家的田里鸭子又是最多的,受灾情况稍好,稻子收上来,她家的收成能比普通人家足足多出两倍
灾荒年间,粮食是一家老小的嚼头,是一家人的命。
看着那粒粒饱满的稻子,村里人早就后悔了。
私底下,大家都说往后里正娘子说什么,他们就怎么做,她怎么干农活,他们就跟着她干
“里正娘子,为何你田里的稻桩留这样高?桩子太高,不利于还田呢”
冯蕴笑了一下。
“我家收得早,就留得高一些。”
便有人问:“留这么高是有何用途?”
这是冯蕴专门留的再生稻。
她早就已经发现,阿母书里所写的东西,大多都超越了这个时代,在此之前,她也闻所未闻再生稻的事。
她本是奔着试验的目的,而且村里人的收割时间迟,只怕赶不上季节,她便没有说这事。
眼看众人好奇,她寻思一下,借着机会将再生稻的事情,讲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