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把附有数值计算结果和几次风洞试验数据的论证报告交到甚至没来得及离开金陵的王晓模手中时,后者下意识问出来的第一句话是:
“你是不是早就把报告准备好了?”
对此常浩南自然是实话实说:
“那倒没有,虽然我对这种t字形天线已经研究了有一段时间,但确实是那天跟您交流过之后才真正开始着手分析的。”
“可是这才过了十天?”
王晓模看向旁边的日历本:
“不对,九天半的功夫,这报告里面怎么连数据都这么详细?我以前也跟航空工业总公司的人合作过,从来没有过这么快的。”
“远了不说,就去年年初,改713号电子设备试验机的时候,光是吹个风洞就等了一个月时间,这还是我找丁主任催了很多次之后拿出来的效率。”
因此,看着面前一脸“不是你在诓我就是他们在诓我”表情的老院士,常浩南觉得自己有必要替29基地那些素未谋面的前同事(也是未来同事)们解释一下:
“王院士,是这样,如果是给一个新型号飞机做完整的风洞测试,那确实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就算像是713号机那种修改幅度不大的型号,一个月也很正常。”
“但咱们现在毕竟只是个论证,并且因为有我的计算数据做支撑,那边也可以更加精确地选择风洞测试条件,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在很大的范围内慢慢逼近,以前做100个小时风洞,里面可能有90个小时都是在进行调试,现在可能只需要10个小时调试就行,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刚刚二人提到的713号验证机,是一架由运7改进而来的、隶属于电科38所的设备验证平台。
从名气上讲,它远不及后来给歼10和歼11进行过多次雷达设备验证的079号运8验证平台,更不如后来给歼20做验证的769号图204验证平台,但却是华夏在这一领域的开端。
实际上,常浩南今天过来,除了把论证报告交给王晓模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借用这架飞机。
而且是要插队用!
“原来是这样?”
深知隔行如隔山的王晓模虽然觉得有点神奇,倒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但他旋即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亏了!
“等等,那照你这么说,原来100个小时的风洞,现在20个小时就能吹完,那咱们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