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露出笑容。
而欧阳修则是紧紧攥起了拳头。
这个高若纳,不是别人。
被石介骂作“一妖一孽”中的一孽,便是高若讷。
蔡襄诗作四贤一不肖中的那个“一不肖”,便是高若讷。
欧阳修那篇与高司谏书的高司谏,便是高若讷。
石介称高若讷大奸。
蔡襄称高若讷为不肖之徒。
欧阳修称高若讷趋炎附势,迎合当时的首相吕夷简,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其中,四贤一不肖诗和与高司谏书更是传到了辽国与西夏。
高若讷的名声彻底被搞臭了。
当时,高若纳还是一名台谏官。
一名谏官被骂成这个样子,且还流传到了辽夏,整个大宋朝也是没谁了。
但高若讷依然认为自己没有错,是遭到了一群无良文人的诬陷。
侍御史兼知杂事,是御史台的二把手,仅次于御史中丞。
赵祯将高若讷安排在御史台,就像在台谏官中间插了一根钉子。
苏良虽不喜。
但从赵祯的角度来讲,这确实是个正确的选择。
以高若讷遏制台谏扩张的权力,又纳台谏之意令滕宗谅为苏州知州。
赵祯此举,颇具圣君的平衡之道。
官员们各自后退一步,也都不愿意再争辩下去了。
朝会至此结束。
六月十八日。
五十岁的高若讷回到了汴京城。
其身材瘦高,山羊须,国字脸,头发花白,但甚有精神。
高若讷是个全才,不仅是进士及第入仕,而且精于天文,兼通医术。
他的医术足以与汴京城一些医馆的大夫媲美。
不过,他的脾气较为暴躁,性格也以固执著称。
御史台前。
高若讷望着朱红色的大门,喃喃道:“老夫为官半生,受尽诋毁诽谤。”
“这一次,官家给了我再次说话的机会,老夫定要重拾名声,让天下之人知晓,欧阳修、蔡襄、石介之流不过是徒有虚名的庸俗文人而已,我高若讷,方为为国为民的真御史!”
高若讷算得上御史中丞唐介的前辈。
唐介当即出门亲迎,将其带到了台院。
御史台有三院。
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