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城本地真的就一点想法都没有?
如果有,肯定是要招人用人的,以张浩南的能力和实力,杨连城不觉得会三五年就关门。
就算建康方面有什么初期要求,后续总归有产能上的变化,作为沙城本乡本土的一份子,他很清楚本地的风格,只要自己能做,那就想方设法也要做,挨打挨骂都无所谓,钱赚到就行。
这个挨打挨骂,可不是只有老板,当官的也是如此。
所以杨连城觉得,市政府肯定会推动这个项目在沙城也落实至少一处总装生产线的。
小儿子在文化局做到死,也不可能升上去,但是在张浩南这里,是有搞头的。
“明早你跟从文娘子说,过完年一起去考个大专。”
“考啥大专啊?”
“让伱说就说,问什么问?”
“总要有个理由啊。”
“没学历怎么跟别人竞争?从文在陈涛手下苦个两三年,朝后一个车间主任跑不了的。”
“车间主任有啥用啊,就这点工资。”
“说了你个笨逼罐头懂只卵,跟老子犟个啥啊?还有明早你回兴合老家,把存折带过来,取一万块,夜里吃饭喊从武过来,两家一家拿五千过去,就当两年开销。”
“为啥啊?”
“你是猪头啊?这两年老子判断从文要吃点苦头,贴他一点钞票很正常,但一碗水要端平,小儿子拿五千,大儿子也要拿五千,这样妯娌之间也没有话讲。你不要老是把欢喜从文摆脸上,做娘几十年了,一点头脑也没有。”
“”
骂骂咧咧一通的杨连城烦躁地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中,然后起身盘腿坐着说道,“要不是从武年纪大,老子是真想他也来陈涛这里上班。我感觉张浩南肯定要把电瓶厂做大,之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项目。”
杨连城是经历过一个小企业变成中型企业规模的,那时候日子苦,但发展的规律在,他也在老长洲化工工艺念过半年书,并不是没文化的老顽固。
他的判断是基于对本乡本土的信心,如果说穷困潦倒的时候,还能做出那么一点小成绩,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以张浩南的能力,不是会十倍甚至百倍于当初他的老单位吗?
如果张浩南真的做出了这样一个成绩,小儿子杨从文就算只是一个车间主任,那日子也不可能说比在文化局打杂差吧?
杨连城的信心源泉,来自乡土挣扎出来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