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的身份,贸然领兵打仗,绝逼死的很惨。
别说去打仗,就算是交给他一营新兵让他去训练,用不了多久士兵不造反也会被累死。
为什么呢?现代人习惯了一日三餐,顿顿油水充足。
稍加锻炼每天跑个五公里和玩的一样。
在古代,军中一日两餐或者三餐,吃的都是粗粮,十天半個月都见不到一滴油腥味。
要是每日操练,士兵就会死于营养不良。
所以古代都是三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
只有各大将领的亲军心腹,才能日日操练。也只有他们才能每天吃饱饭,还时不时沾点荤腥。
统兵作战讲究就更多了,而且很多细节都和我们想象中完全相反。
比如,两军交战,是前排的兵伤亡大,还是后排的兵伤亡大?
盔甲给谁穿?
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前排的兵伤亡最大,因为他们最先挨打。
盔甲自然要给最精锐的士兵穿,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两军交战,前排兵才是伤亡最小的。
原因很简单,打仗讲究阵型。
而后排的兵,是看着前排兵来占位的。前排兵乱则军阵必乱,军阵乱则全盘皆输。
所以要保持阵型,必须保证前排兵不乱。
但前排的兵最容易和对面短兵相接,最容易出现伤亡。
是人都怕死,前排兵知道自己最容易死,他们肯定很害怕,还没上战场就先吓跑了。
仗还怎么打?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叠甲。
用盔甲将他们包裹的严严实实,大刀长矛都砍不动刺不破,他们自然就不怕了。
对方的弓箭手也不会射穿甲的前排,而是瞄准后排或者中间的士兵射击。
骑兵也很少会冲击重甲步兵,而是选择迂回杀伤后军。
所以,真实情况是,盔甲要优先供给军阵前排兵,然后才轮到精锐。
前排兵也是两军交战,伤亡最小的。
反而是看起来安全的后排,更容易死亡。
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经过无数次血战总结出来的经验。
在很多年以前,这种知识属于将门秘传。
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等兵书,根本就不讲这些东西。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43章 暴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