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这条河还是有着一定了解的。
虽然不是很详细,但对朱雄英已经足够了。
甚至对这个时代的治黄官,都有极大的启发。
所以他也没有试图深挖,只要将这些整理出来,告诉朱雄英就足够了。
不过即便如此,整理这些知识所用的时间,也超过了他的预估。
足足用了两天多,才梳理好。
这期间,朱雄英等的有些心急,但最急的还是工部。
都三天了,皇帝还没批复,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啊?
朱元璋反倒一点都不着急,反正治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急也没用。
况且,他还是第一次见陈景恪,花这么多时间做准备。
以前不论谈任何话题,都是略微思考就开讲了。
由此可见,他定然对黄河有着极深的了解,说不定就能找到更好的治黄之法。
至于工部的治黄疏,主要讲了两点,加固河堤,利用支脉分流,应对洪峰冲击。
都是历朝历代的常用之法,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如果陈景恪那边没有可行之法,再批复也不迟。
——
再次检查了一遍自己整理出来的东西,确定没有疏漏,陈景恪才找到朱雄英。
还没等他开口,朱雄英就迫不及待的道:
“景恪,你准备好了?”
陈景恪哑然失笑,这小子比我还急呢。
“好了,前两天让伱去了解一下黄河的情况,你去看了吗?”
朱雄英连忙点头道:“看了,黄河真是多灾多难。”
“历朝历代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勉强控制住,不让其发生大的水患。”
“若遇乱世无人修缮,更是可能发生改道,导致生灵涂炭。”
“以前黄河是经河南山东入海,南宋时期夺淮入海,至今未变”
说完,他看向陈景恪,等着他的点评。
陈景恪微微点头,能说出这些,足见他确实用心了解过了。
“不错,很用心,值得表扬。”
得到表扬,朱雄英雀跃不已。
陈景恪笑了笑,说道:“治黄分为两个阶段,东汉光武帝之前,唐朝灭亡之后。”
朱雄英不解的道:“为何要如此划分?”
陈景恪说道:“因为光武帝时期,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123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