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固步自封,西方照样会继续做。
不想重演挨打的局面,就要主动去追求。
而想要工业化,就要发展工商业,要放开对人身的禁锢。
为了说服朱元璋,他思考了许久才从历史的碎片信息里,梳理出两条线。
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总是要试一试的。
所幸,最终的结果也没有让他失望。
不过他也清楚,能说服朱元璋的真正原因,还是自己过往的表现。
还是那句话,朱元璋是个非常固执的人,很少有人能改变他的想法。
封藩的弊端他很清楚,可还是一意孤行这么去做了。
想要说服他,不在于你的话正确与否,而在于他愿不愿意听你的。
以往的算无遗策,种种改革带来的正面效果,让朱元璋愿意相信他的话。
与其说是游说成功,不如说是朱元璋对他信重的体现。
接下来,陈景恪就和朱标、朱雄英一起,讨论如何给百姓松绑,又如何制定雇工保障法。
彻底放开限制,允许百姓自由流动,这是不现实的。
这么做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所以必须是有条件的松绑。
最终还是只能在路引上做文章。
各地放宽路引的发放,但需要百姓说明离乡的原因,以及目的地是哪里。
百姓到达目的地之后,就要去当地衙门办理暂住证明。
虽然还是有些繁琐,但比起以前已经是阶段性的进步了。
按照以前的经验,他们敲定大致框架,细节交给下面的人完善。
但今天陈景恪却一反常态,对流动人员管理提出了种种细节上的建议。
比如暂住证必须全部免费,如果收费就会有衙门四处抓人办理暂住证。
“别人只是从他们辖区路过,可能就要被抓住办理暂住证。”
“一个人出一趟门,可能就要被强制办理好几张暂住证。”
这种情况,在大城市最容易出现。
别问陈景恪是怎么知道的,那都是时代的眼泪。
但在朱元璋三人看来,这个方案陈景恪应该准备已久,否则不会考虑的这么细致。
陈景恪没有解释,完全没必要,这种误会对大家都好。
后面讨论雇工保障制度的时候,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257章 良善者难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