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并不抵触,甚至还很高兴。
人数最多的,还是形学研究班成员的家族子弟。
他们才是真正了解陈景恪本领,又对杂学没有偏见的人。
对此陈景恪也没有拒绝,相反他还很支持。
一来是家学渊源,他们能学的更好。
二来就这么说吧,理科是一门有钱人才能深入研究的学问。
没钱连实验器材都买不起,拿什么来研究。
形学研究班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是穷人。
他们有那个物资条件,支持自家孩子深入研究。
当然,如果贫民子弟中出现了天才,陈景恪是愿意自己出钱培养的。
书院的先生,则全部由形学研究班的成员担任。
现成的人才不用白不用。
而且现在形学研究班规模也大了,常驻其间的就有百十号人。
外放任职的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大家平日里一起研究学问,没事儿就侃大山好不快活。
得知书院需要先生,不少闲的无聊的人自告奋勇,表示一定将学生教导好。
对于陈景恪提供的教材,他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形学研究班现在腰杆子也硬了,准确说是算学圈子都硬气起来了。
虽然不敢正面和儒家掰腕子,但也不再如以前那般被单方面吊打。
而儒家也知道拿他们没办法,因为计官确实是朝廷需要的专业种类,无可取代。
尤其是新政推行以后,金钞局几乎是计官一手把持。
就算平日里的工作,很多账目只有专业的计官才能看懂。
文官集团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既然无法将算学踢出去,也就没有继续针对的必要了。
眼不见为净是最好的。
你们算学也别想搞事,我们也不欺负你们,大家相安无事。
在这种情况下,算学圈子的腰杆子可不就挺起来了。
既然学习算学也一样能当官,那儒家那一套就不是必须的了。
虽然不至于将儒家一脚踢开,但至少在算学圈子里,儒学经典的重要性日渐降低。
陈景恪的教材没有传统的四书五经,而是节选各种文体,集合成语文科目。
算学圈子的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至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月明 作品《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第269章 进退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