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就要再等500年。
四大盐商豪气干云,同进同退。
拿出了700万两现银进军景德镇以及周边的数十处原料矿山,一举控制了瓷器行业上下游。
经历战火活下来而且拥有产业的景德镇瓷器商人,十不存三。
他们默默的接受了四大盐商的收购方案——7成补偿现银,3成换成股份,将数代人积累下来的技术、工匠以及瓷窑全部转让。
从此,
黯然退出了瓷器市场,坐看风云变幻。
用江春的话讲,
烧砖、烧瓷、烧陶,都是烧。
若是将瓷器和砖头在整个南方铺开,这行的利润未必比盐业差。
陛下指示:
家家需要碗,人人需要碗。
要尽快把碗啊碟啊盆啊成本降低,价格打下来。
薄利多销才是商业王道,不要总是守着“卖高价盐”的老思路。
还有,
适度放弃“工匠精神”,尽量摆脱传统的限制。
工艺流水线化——将原先掌握全流程的大匠逐步替换成若干個只掌握部分工艺流程的工人。
如此一来,好处多多。
当时,
四大总商的眼睛就亮了,都是商场老人,一点就通。
陛下还意味深长的说:
忠于朝廷,自家挣钱,和商品亲民,这三者之间可以不矛盾,可以兼顾。
建议以后的瓷器产品走差异化经营,高性价比产品供应民间,昂贵产品供应富裕阶层以及海外。
陛下将话说到这种程度,四大盐商感动的痛哭流涕也是应该的。
如果这样都得不到正面回应的话,
李郁也只能琢磨个办法将他们吃干抹净,换个人去执行自己的商业思路了。
关键产业高度集中在少数商人手里,是为了降低成本,升级工艺,加速手工业向工业迈进。
对吴国当下而言是最优解,利大于弊。
同时,
也更方便收税,更方便管理。
扬州四大总商是个标杆!
盐商原先是清廷的钱袋子,深度捆绑。
这样的“反动角色”吴国都能接纳,诸位大清的忠臣良将们听了,心里多少会有些感慨。
总之,
没过多久,第一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