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赵昱为莒县长,恰逢黄巾之乱,郡县发兵平叛。
事后,徐州刺史巴祇表赵昱功为第一,当受迁赏,但赵昱性格高洁廉正,看不上巴袛,深以为耻,辞官还家。
历史上,他后来被陶谦强征为广陵太守,被笮融所杀。
调查巴袛是否有克扣救灾粮食的罪过对于马日磾来说是个意外。
作为持节三公,他的首要工作还是要保证百姓的迁徙的顺利。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虽然刘辩很早就在救灾的诏书中言明将水煮沸后饮用可以减少疫病,但早期大水未消,能找出煮饭的木柴就已经很不易了。
也就是如今大水退去,被毁坏的树木经过多日暴晒,可充作柴火,才有了喝开水的条件。
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根本不愿意浪费柴火煮沸水,只按照过往的经验行事。
马日磾来到彭城,第一时间要找的就是良医,这是临行前太子对他特意强调的事,荆南路远,气候与徐州稍有不同,需谨防水土不服。
过去,他曾听卢植提起,太子每有言,几无不中。
他对此很是重视。
昔日明帝十二岁时,能一眼识破地方上“度田”时的猫腻,知道什么叫“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今之太子年十三,智计不下前人。
马日磾与卢植等人几乎毫不犹豫地将对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太子之上。
马日磾是马融之族孙,扶风人,诗书传家,很有自我修养。不会因为时人以医术为方技,而以医者为贱业。
他来到受灾最严重的彭城国,便听闻此地有一名医带着弟子药童四处给人治病,便在本地官吏的引导下,寻了过去。
若其有真材实料,当能为他所用,有益于百姓。
路上,他向彭城国相薛礼问起此名医的来历,薛礼答曰:“华佗乃沛国谯县人。”
又谈起前些日子的一桩事——
有两个小吏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但华佗开出了完全不同的药方。
有人问起,华佗便回答说,二人看似病症相同,实则一人外实,一人内实,故治之宜殊。
这两个小吏分别服药,第二日病便好了。
马日磾听罢,感叹道:“这正是我要找的人啊!”
待其见了华佗,稍加考教,便有意将华佗征辟为属官,负责迁徙百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