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造大疑,则与三公通而论之。国有过事,三公通谏争之。
换句话说,皇帝有诏,唯有三公联合才能通过抗辩阻止诏令的发布。
即便太尉马日磾在,也愿意抗辩,但无论是丁宫还是樊陵都亲近宦官,怎么看都不像是敢于抗辩的样子。
曾经灵帝想要修宫殿但没钱,干脆诏令天下郡国,每亩田增收田租十钱。
此等诏令都能通过,更别说现在这个了。
只要皇帝坚持己见,此事的通过已成必然。当然,具体地方怎么施行,就是另一回事了。
历史上,刘焉在掌控益州后,第一时间就开始削弱豪族的影响力。他本身作为宗亲,对于地方的情况一清二楚。
而且,他依然有外任地方的想法,州牧不成,寻个合适的郡国当个太守国相也好啊。所以,愿意在此时支持皇帝的决定。
周忠扬州庐江人,新官上任,其父周景曾为三公之太尉,三公也是周忠的目标,是以唯谨言慎行而已。
卢植在思虑之后,第一个开口道:“陛下,各郡国较去年租税的增加额度,须得慎重,若是过甚,百姓定会苦之。如此,岂非与此策初衷相悖?”
皇帝点头:“卿此言方为善。”
卢植开口后,袁滂则向皇帝请求去大司农处调取去年的各郡国租税记录。
议事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