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主动进行决策,只要有尚书台在,还怕做不了决定吗。
刘辩首次坐在这个位置上,看着朝臣们互相争执。
这就是皇帝的视角吗?
在边让之后,陆续有朝臣开口表达观点,对于大赦天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的观点逐渐分成了务实的大赦对施政的影响,以及务虚的道德与刑法之争。
总体而言,双方还算有来有回。
毕竟有心人一开始就会忍不住怀疑——荀悦是东宫属官,第一个反对大赦天下,要说这背后与新君毫无关系,谁信啊!
可另一方面,如果新君登基都不大赦天下的话,那指望别的事大赦天下更不可能了。
刘辩本能地怀疑,真正能从大赦天下中受益的是黔首吗?
黔首哪敢犯罪?
值此特殊时刻,郑玄作为刘辩的老师,没有缺席,此刻正在朝堂之中。
当代论起辩经,郑玄敢认第二,没人能称第一。这是实打实辩出来的战绩,当年他与何休在太学上演古今学派之争,影响深远,以他的胜利而告终。
只是郑玄终究不愿过于接触朝政,刘辩事先没有与他沟通此事,他还未见到卢植表明态度,遂不发一言,只是做好了下场的准备。
吵起来的朝堂忽然让刘辩萌生了一个想法。
他在卢植下场之前宣布道:“诸卿看法不一,今日还有大事未定,此事容后再议!”
让朝臣们吵下去吧,等到他守孝之后正式登基了再做决定。
在他守孝的这段时间,给群臣们多找点事干。
何苗卢植等人虽不知新君何以态度稍有转变,却还是表示支持,他们作为辅佐新君之臣,必须维护好新君的权威。
“且既然说大赦天下是面向天下百姓的德政,那不妨再问一问百姓的想法。着御史台,韩卿”刘辩说着,将目光看向关羽,“与关卿一道,去问一问雒阳里坊及乡里的百姓。”
既然在谥号的问题上朝臣们都当了大忠臣,那就在大赦天下的问题上再看一看群臣的底色吧!
在此期间,议论去吧!
而在失去了大赦天下这一恩典之后,刘辩作为新君,总要向天下百姓展露他的恩德。
刘辩对应的选择是:“诏令天下郡国百姓咸知,免口赋三年。”
口赋来自于七至十四岁的少男少女,一年二十钱,供给少府,为皇室所用。
口赋比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