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馅饼足够大,大到冯总工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自动交换机他知道,但是程控交换机,他就不知道了。
有一个误会是,有人以为在60年代前的自动交换机是程控交换机,实际上这完全是两码事。
程控这两个字,在60年代前在交换机里是完全不存在的,eniac是40年代才问世的,在这之前,拿什么做程控?
40到60年代之间,计算机那高昂的价格,庞大的体积,也不可能作为交换机的控制设备使用。
因此最核心的“程控”两字,就无从说起了。
不过60年代之前,一些替代人工交换,根据拨号自动进行交换的自动交换机的确出现了,而且还出现挺早,1889年就有了。
而有个有趣的冷知识,直到1981年,约翰牛全国75%的交换机,依然是非程控的步进式交换机。
而现在对于冯总工来说,一个略显惭愧的现实是,哪怕自动交换机,他们同样整不利索,这一点不用看别的,就看到了80年代,依然遍布大地的人工交换机就知道了。
就连电传打字机这东西,原本的生产数量也不大,松江一个专业厂,从投产到停产几十年,总产量3万多台。
这个饼有点大,他带着点儿不托底的心态,问了高振东一句:“高总,这个步子是不是有点大?”
步子大了,就容易扯着那啥
高振东笑道:“步子不跨那么大就是,我们慢慢来,把握还是有一点的。”
一开始他是不准备上数字交换的,乃至时分交换都不准备。
那才是真的步子太大,别的不说,数字交换机的那存储,在这时候价格就不是一般的高,而且数字的话,对于现在通信院的同志来说跨度太大了,很难一下子理解。
脉码调制、pcm、时隙、tst、sts等他们消化完,时间也差不多过去了。
更别说这些东西想要做好,集成电路得先走前面,要不然那价格,不得了。
还不如先上空分交换机,这东西的核心原理实际上和他们现在人工交换没什么区别,理解起来快,做起来也简单。
而且空分交换实际上本来就是数字交换的前置技术之一,不是核心,但是能有效降低成本。
听见他这么说,冯总也放下心来,高振东同志的信誉,还是比较有保障的,他都说把握很大,看来应该不会假。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小就清澈 作品《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第405章 贾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