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号,初四。
论坛大神推荐的两名洗护行业高管,抵达砖窑办公区。
一个是中年大叔,不苟言笑,来自菊日化公司。
一个是中年阿姨,圆脸曲发,来自美加净-魔都家化公司,也就是六神、佰草集、舒欣、高夫品牌的持有方。
这俩公司,放在去年,确实是本土大品牌。
可惜春节一役,备战年货的哥俩,惨遭美资误伤,滞销产品堆满仓库,薪资发放不出,年前的原料款无法支付,渠道商又全都跑来退货,短短一个月,工厂被迫停产,直营店被迫关门。
或许,这也是国内大多数日化洗护企业的现状。
洽谈区。
外面大雪飞纷,里面暖意洋洋。
余阳抖掉雷锋帽上的积雪,脱掉军用毛呢大衣,“我叫余三元,厂子里都喊我大当家。”
“余大当家好!”
俩高管起身问好,随后自我介绍。
中年阿姨姓范,中年大叔也姓范,并且全都来自濮阳。
“这么说,你们跟范涛认识?”
“范小四啊?认识,一个村的”
随着闲聊,余阳明白了。
80年代之前,受供销社影响,国内没多少日化洗护用品公司。
但供销社落寞后,80年代中后期,各种日化洗护用品层出不穷,市场也变得鱼龙混杂。
肥皂作坊、洗衣粉作坊、国营企业内部作坊
并且受各地国营商城影响,几乎每個地市都有自己的垄断品牌。
但到了90年代初期,亚细亚商城崛起,仟佰村连锁也逐渐覆盖全国,国产品牌开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或者说,国营商城的柜台,卖不出东西,亚细亚的柜台,却持续火爆。
为了入驻亚细亚商城,日化洗护用品公司就要竞争。
拿到柜台的企业,迅速壮大。
拿不到柜台的企业,迅速消亡。
此消彼长之下,某些品牌也就成了国内大品牌。
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亚细亚模式是别人供货,自己销售,范氏兄弟便培养了一大批属于自己商城的销售精英和销售团队。
再后来,亚细亚商城败亡,这些销售精英和销售团队便被供货商吸纳,成立了独立于工厂之外的‘销售公司’。
犹如三元制药厂和三元药业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