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东北驻军急报进京,这次没那么紧张,但也是六百里加急。
帝国很大,每年不是内部有天灾,就是外患。
这日下午,干脆教习们都不来了,班长李冬负责传话,下午自习。
安静的课堂上顿时热闹了起来,一干学生离开座位,很不安分的在教室里游荡。
贾琏倒是安坐不动,他手里还有张廷恩等教习布置的作业呢。新生班正常情况下是没作业的,贾琏是个特例。上学也有一个月了,贾琏期望中的冲突并没有爆发,心里很是遗憾。
可见郭松没有那么冲动,他的狐朋狗友们,应该是被他按住了。
贾琏的人缘因为课堂笔记的缘故,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速记是一门学问,学生都是尖子生,但总有漏记和错记的时候。
贾琏的笔记则不然,上课认真听,记录的很仔细,几乎没有错漏的地方。
很快这个课堂笔记就被传遍了全班,即便是班长李冬,也借了去抄一份。
今年有院试,青云书院乙级三个班是备考的主力,丙级三个班,则主要是参加县试、府试,能过的才有机会参加年底的院试。
贾琏已经决定下场一试身手,所有的事情都要为考试让路。
时间对于贾琏来说太宝贵了,题海战术必须用上。正常情况,每日刷题三道,贾琏则改为五题,就算是抄出来,也要三千字,抄的快也要四五个小时。
贾琏每日用于做题的时间,至少是八九个小时,十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情。
放学前,贾琏做完了篇文章,拿着去办公房交给张廷恩。
拿到作业的张廷恩没立刻看,而是放在一边,看着贾琏道:“为师要走了。”
贾琏一惊,这条大腿好不容易抱上的,这就要失去?别换个教习来,看不上自己。
“先生要离开帝都么?”贾琏不自觉的追问了一句,显得有点失礼。
王廷恩也没放在心上,笑着摆摆手:“非也,人还在京城,只是另有去处。回头我会让人给你个地址,有事情可以去找我。你这学生,我可不舍得放手。”
感受到张廷恩浓浓的关切之情,贾琏很是感动,忍不住低声道:“学生出身勋贵之家,唯恐拖累先生清名。”
“所谓的文武之争,本质上是利益之争,权利之争。有的东西,文臣多拿一点,武臣就少拿一点。前明兴文匽武,致使边事败坏,殷鉴不远,本朝自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