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
不过,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朱厚熜还是知道的。
再加上,他从客观上分析,也觉得杨一清应该是在认真做事。
所以,朱厚熜默认了内阁偏袒杨一清的处置方式,即对这些章奏全部票拟为令其提供相关佐证。
但这种处置方式,虽然显得中正和平,但也有弊端。
那就是
如果直接负责做事的人,如果性格暴躁易激,就会因为受不了这些弹劾而要求朝廷严惩这些人,且以辞职为要挟。
如果性格软弱一些的,也会因为感到了压力而选择辞职。
历史上,天启初期,辽东经略熊廷弼就因为性格太刚,与弹劾他的言官针锋相对,而造成矛盾激化。
相反。
在万历时期,首辅申时行就因为言官弹劾太多,而受不了这份压力,选择了辞职。
这也可以说是反对派的阳谋。
他们知道自己不能直接阻止圣意,但可以给具体负责做事的人制造压力,让负责做事的人知道有多少人在反对他。
而具体负责做事的人往往还会为平息矛盾,主动为他们求情,乃至使得皇帝不得不看在具体负责做事的人的面子上,对反对者网开一面。
但朱厚熜相信,杨一清这种能斗倒刘瑾的大臣,应该不至于承受不了反对者的压力,也不至于因为弹劾的声音多就骄躁不安。
至于第二件事。
即不少朝臣反对在朝鲜开矿,说有坏天朝形象、不利交好邻藩的事。
朱厚熜对此感到很是无语。
明明朝鲜使臣自己都能接受大明朝廷去他边境开矿,还主动请旨。
反而是本国不少大臣跟个圣母似的,乃至还是怕朝鲜生怨。
但朱厚熜知道,他们这不是怕朝鲜生怨,是怕勋贵们靠开发外利又得了势,不过是借着怕朝鲜生怨的名义提出反对意见而已。
当然!
对于这件事的反对者,也很好处理。
毕竟朝鲜自己都不反对。
所以,内阁票拟的是正因要示恩邻藩,所以才不能拒绝所请,而对妄言者予以罚俸警告。
无论如何。
在朝鲜开矿的事的确进入了日程。
镇远侯顾仕隆,在嘉靖四年六月就提前招好了矿工,随后在收到旨意后,就去了锦衣卫预先勘探的矿脉,搭建工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