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分毫,饶是历经千年风霜,恐怕也不会锈蚀丝毫。
不过这剑铸造出来,却不是他自己用的,而是,用来埋的。
是的,冯雪把它埋起来了。
确切的说,是一个御剑术,便朝着地下刺去,深入三四丈,方才抚平土丘。
选料、锻剑、埋剑,手法之纯熟简直令人惊叹,却是无人知道,这人已经埋下多少剑了。
这种行为从冯雪离开咸阳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当时还有心情搜肠刮肚的找些诸如“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之类的应景诗词,到了后来,干脆就将附近的山水以云纹剑纹录于剑身,而他那高达66的绘画功底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如此铸剑行为,固然处于冯雪本人的恶趣味,但更主要的,却是在修行。
冯雪今生修行剑道,在青玉小剑的磨砺之下,意剑坚韧锋锐,万物不挡,但使用方法,却未免有些单一,因此,他想出了这种铸剑的玩法,通过一柄柄形制不同的剑,去体悟不同的剑所应该具备的样子。
短剑、重剑、刺剑……
形形色色,大大小小,长短粗细,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个模板,但到了后来,冯雪干脆舍弃了已有的思路,完全随心所欲,什么波浪剑、软剑、分叉剑……
再到后来,他做出的,就又变成了传统的剑,是在懂剑的人眼中,却又已经带上了别的味道。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不知不觉间,冯雪以得剑中之味。
只是他本人却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行为,每到一处,便要铸剑数柄,或埋于地下,或随手典当,不知不觉,已至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