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有利条件下,陆军方面开始大规模采购这种步兵炮同时因为这种火炮的生产挺简单的,江南武器公司正式投产后,产量非常大。
同时又在陆军的干预下,江南武器公司还把这种火炮技术授权给了其他四家武器公司,让其他四家武器公司也能根据授权进行生产当然了,专利费不能少给。
不仅仅这种火炮如其,实际上十八型步枪以及河北75毫米野战炮,湖广75毫米山炮都是进行了授权,国内的五大武器公司都能根据专利进行生产,只不过能生产不代表能赚钱毕竟这专利授权费可不低,基本能够占据利润的一大半。
大楚帝国的这种模式,主要还是为了整合五大武器公司的产量,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主力装备被其中一家武器公司中标后,其他武器公司陷入停工破产的困局。
比如70毫米山炮,这玩意是要全面取代以往的65毫米野战炮以及115毫米轻型榴弹炮的,其装备规模将会非常的庞大。
这也意味着以往生产65毫米野战炮和115毫米轻型榴弹炮的工厂,将会失去了往日的订单如何安排这些工厂进行转产,维持这些兵工厂不破产,保证帝国国防工业的良性竞争也是军方需要考虑的事情。
所以,目前五大武器公司其实都能生产70毫米步兵炮,只是钱基本都被江南武器公司赚走了而已。
其他武器公司的相应工厂,获得了生产订单,维持了生产,勉强能吊住一口气等待来日翻盘的机会。
而军方则是获得了庞大的70毫米步兵炮的产量。
光是承顺三十四年,量产当年,大楚帝国五大武器公司,就生产了足足三百门这种步兵炮,三十五年里又生产五百门之多。
之所以产量这么高,是因为需求量太大,陆军方面想要在五年内就完成所有正规军的换装。
而全面换装的话,至少需要两千门。
楚军装备的火炮也不仅仅是70毫米步兵炮,还有75毫米野战炮,75毫米山炮以及口径更大的120毫米野战炮,120毫米轻型榴弹炮这些火炮。
只不过相对来说,大口径火炮其实需求还没那么迫切,甚至75毫米火炮的需求也没那么迫切。
毕竟对手太渣对付那些海外土著军队,主要不是那些大规模的攻坚作战,不用这些中高端的火炮,只用70毫米步兵炮其实都已经很充分了。
这也是楚军为什么迫切的装备70毫米步兵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