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也没法靠心理活动来快速给一个新出场的人物贴标签,加深印象,塑造形象。
再结合我在第一部作死地采用了类似游记和公路片的写法,整个故事的推进因此难以绷起太大的张力,没能很快地把一些配角立起来,以至于明明发生了许多起伏,剧情却显得缓慢。
这个写法也有自己的好处:
当缺少心理活动后,塑造人物就更多地依赖互动,而一旦互动变多,经常出现的人物就自然而然地鲜明和丰满起来。
而在第一部里面,主要就是旧调小组的成员。
这一点我是可以稍微自夸一下的,不过嘛,目前剧情还太少,人物的弧光肯定是还没法带出来的,只希望之后能做好。
说完人物,再说第一部的整体结构。
因为我想先把这么一个大环境呈现出来,把旧世界的倒影、新世界的灰暗以及他们结合起来的荒诞,先弄出一个大模样,把氛围和基调铺好,所以采用了类似游记和公路片的写法,没去设置爆发、高潮的内容,而是以经历为主。
另外,还淡化了升级的感觉,这就造成了整个第一部的剧情张力很薄弱,毕竟缺少了两个有力的武器。
对了,第一部的名称是《前奏曲》,卷首语是:
“在死亡的瞬间,会响起无名歌曲庄严的第一个音符。人生,不过是这支歌的一系列的前奏曲而已。”
很多朋友看到这个的时候,还以为会死人,其实不是,我写的是“文明”的人生。
在结尾两章里,一首歌是旧时代死亡前那一系列的前奏曲之一,是对过去文明的怀念和哀悼,一首歌则是新世界的前奏曲,是对它的由衷期待。
文明的长夜里,还有许许多多的余火。
或许有一天,某一朵余火又会燎原,照亮世界。这就和李斯特《前奏曲》的寓意比较贴近了,人和文明终有一死,但我们会让前奏曲尽可能地长,尽可能地壮阔,尽可能地灿烂。
如果能让你们在阅读第一部的过程中,在听到“回忆过去”的歌声时,有产生对旧世界的感怀,脑海内有闪过文明两个字,那我觉得我想表达的就已经出来了,足够了。
说完这些,再谈谈第一部存在的问题:
一是后半程读起来太累,这不是文字的问题,而是节奏的问题。可能是我玩游戏习惯了,总是弄一堆支线再去做主线,所以我最初这么设置的时候,完全不觉得有问题,但真正开始写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