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晁错劝谏汉景帝,用了一句话,我今晚读完之后,似乎有些触动。华迁,你一向是能读懂我的,你觉得是那句话?”
“太傅渊博,况且,我也就是在陛下帐前读了一些史记和资治通鉴,实难背诵下来了。”
三个人都收到了从文昭的兵谏的电报,但三个人都绕其不谈。
政治是什么?在底层人看来,政治是官职,在中层人看来,政治是跟对人,在高层人看来,政治是懂他人。
政治是可以继承、可以传度、可以交换甚至是可以交易,而唯独不能靠所谓自我奋斗得来的,政治需要悟性!
人生太短,二十四史中的酷吏、苛吏,都是些只是顾着自我奋斗之人,太自我,不懂他人,不懂政治。
即便是坐在了高高的位置上,不过是“苛政猛于虎”罢了。
论语11705个字,都是在教如何懂他人!
三人都懂彼此,因此,三人即便是不谈史记,就是谈西游记都能知道彼此的意思。
大音无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比论语少了一半的字数,却是论语达不到的志高境界。
莫海格没有理会李华迁的推脱之言,而是直接问道:“景帝即位,错说上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华迁,这句话怎么解?”
李华迁:“既然太傅用一句吴王濞列传来问我,我便用同一篇的句子回答您‘诸侯既新削罚,振恐,多怨晁错。’太傅,这是解。”
莫海格:“怨又如何?”
莫虎此时插言道:“汉朝景帝新皇登基,自然要安抚各地藩王情绪,晁错便是一个很好的‘铮臣死而稳社稷’。”
莫海格:“景帝不知藩王图谋势强,因此才会出现‘铮臣死而稳社稷’的情况,你们觉得这件事会在我们帝国上演么?”
莫虎:“两千年以来,无论是中原还是我们这一处帝国,铮臣越来越少,油臣越来越多了。”
“我们算是一个新国家,陛下改制,就是奔着一个新的汉家帝国,可以以史为镜,但不能谈古论今。”李华迁言语道。
莫海格点点头,讲到:“汉家史料一脉相承。我们送华王出去,如今他身在局中,只是为了让他知道了藩王之害,若是我们将人折在局里,是不是会出现新的景帝或者会有个晁错?”
最后,莫海格又定语道:“谁都可能是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