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操之过急
有姜令这个助力在,商榷减省了许多处理事情的时间。
在姜令上交的记签上刻了名,准依例入册。
另,石大匠一众已平安返回,交契签一卷,麦子二十车,银饼二十个,计银二百两。
算是把商榷前期投在石山窑场的钱收了回来,尚有富余。
商榷不在的这段时日,石大匠已自发领着匠人和苦力烧制了几窑水泥,均被县令李信已市价购去,修缮城墙了。
李信未发徭役,而是役使狱中获罪较轻的犯人,以工代惩,在此界也数是开了先河。
据说效果还不错。
商榷回来时,他们正在修缮南面的城墙,故未看见。
沿城等四城另外结清了石大匠等匠人和苦力的工钱,另外多支付了一部分,商榷在年底之前无须再另支付工钱。
因水泥和红砖原料均是就地开采、烧制,这修缮城墙的费用究竟该如何结算,四城主事皆有为难。
因为此事,黄都尉曾亲自登门拜访。
但当时商榷去了苦延村,只能先行回去,留言说等商榷归来再行拜访。
若按商榷的定价算,沿城用水泥三万担,应计钱三十万。
因红砖脱胚需时,只在后期加筑于墙内,用于加厚城墙夯层。
红砖原定价为一文钱十块,沿边一城就用砖二百万有余。
这些石大匠他们也只计了个大概的数字。
这么多水泥和红砖也并非都是由石大匠他们烧制的。因城防事急,为赶工期,习得水泥和红砖烧制之法的匠人多达数十人。
且在石大匠他们走后,窑口依旧未停,显然是需要继续烧制。
其他三城用量,石大匠他们也不清楚,但用量应是相差无几。
“专利”契约虽然签了,但这“专利费”如何收计也不是一个匠人所能干预的。
这些对于商榷来说都是小事。
有石大匠带回来的粮食和银饼,商榷已经收回成本,沿城等四城是否另行结算对商榷来说都不重要。
商榷只求在他有一定自保能力前,天下太平即可。
商榷取出空简,提笔在竹简上写下墨字,列明入冬前的几件要紧事。
一是挖窖洞,储备冬粮;二是扩暖棚,种植冬菜;三是修火炕,推广煤炉;四是整田土,续养冬肥;五是制薯粉,存备猪食,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汤谷杨氏 作品《片段人生:开局四合院》第52章 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