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人口百万之巨,又是汇集天下文人,那书想来本身总量也不多——寻常书册一般最多印个几百上千部,放到京城里,当真风靡起来,随随便便都能被搬空,买不到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窦横照暗暗摇头,道:“旁人无处去买还情有可原,可若是廖贤弟再来说什么处处都买不到,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廖祖谦奇道:“怎的旁人都能买不到,只我不能买不到?”
窦横照笑着提醒道:“我不信你不知道——这书乃是杨如筠手抄,你二人从前同在国子监读书,又是同年,还并称南北,世人怎的叫的?‘南杨北廖’,这样的交情,难道同他要几部书来会要不到?”
所谓南杨北廖,指的乃是南有杨如筠,北有廖祖谦,两人俱是当世书法大家,一个工欧体,一个工颜体,又都不慕名利,从来都是外头人重金求字,却始终不得,是以得了这样的称号。
窦横照又道:“说起来你二人实在算得上是有缘了,从前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我听得人说你们同窗同堂,又都对杜诗倒背如流,你这一处是发着烧半夜抄书,那杨如筠则是为了买一部东荣版的《杜工部集》饿了三天的肚子,当能算得上是惺惺惜惺惺了。”
廖祖谦勉强笑了笑,道:“此时不知多少人问他要,我隔得太远,一往一返,不知要多久,窦兄若是着急,不妨等上几天,我得了多的就给你送去。”
他见窦横照手不释卷,半点不想走的样子,只好又道:“我已是着人在翻出补遗的诗、文誊抄,下午就能好,届时立时给你先送去。”
窦横照得了承诺,虽是不甚满意,却也不好逼得太紧,他知道再待下去也没有用,只好卷了一册书走了。
等人不见踪影之后,廖祖谦脸上的笑意就再支撑不住,立时垮了下去。
他低头翻出才拿到手上两天,却已经被翻了好几次的宣县公使库本《杜工部集》,取出第三册,又想往下继续背,可看到上头的字迹,又觉得心中憋得慌。
正在不得劲间,廖祖谦忽然想起一桩事情来。
“来人!”他打完铃,还未等到人进来,已是忍不住大声叫道。
不多时,一个仆从应声进得门来。
“宣州早间来的那人走了不曾?”廖祖谦皱着眉问道。
仆从哪里晓得,连忙出去问,片刻之后回来道:“夫人正在看茶。”
廖祖谦想了想,道:“叫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