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赠送一些给太守。”
这就是鬼扯,朱铭根本不知道李友闻调去利州。他还以为李友闻在兴元府,让石元公路过的时候,可以去拜访一二。
石元公拿出一摞竹纸,李友闻抚摸观察,惊讶道:“与皮纸相比,自然显得低劣,但作为竹纸已是上品。朱相公还能造出更好的?”
“六七月份,在下会重来一次,到时候给太守带来好纸。”石元公微笑道。
李友闻非常开心:“朱相公太客气了。”
他当即研墨提笔,在竹纸上写了首诗,名叫喜得筼筜竹纸赠朱先生。待墨迹稍干,便递给石元公:“烦请转交。”
石元公收好诗篇,随口问道:“利州有甚世家望族,竹纸销路如何?”
李友闻说:“有王氏、杨氏、武氏三族最为兴盛,但都没出几个进士,只是地方大族而已。阁下欲卖竹纸,可卖给州城李氏,李家虽然没出进士却是本地财力颇丰的商贾。”
“多谢太守指点。”石元公拱手道。
拜别知州,石元公到客栈下榻,翌日再去拜访李家,把携带的竹纸全部出手。
算上路途消耗,只小赚了一笔。若非免费乘坐官船,恐怕还要赔本。
当然,回程时可以贩运利州特产。
一边购买货物,一边打探消息。
利州本是利州路的首府,官员陆陆续续搬去了兴元府。但这里的驻军还存在,数千厢军驻扎在出川咽喉,防止蜀地有叛军北上。
石元公旁敲侧击,得知利州厢军已经废了。
大部分厢军,都在从事各种差役。剩下的厢军马军也不满额,吃空饷自不必说,连战马都不剩几匹。
石元公还去校场外偷看,发现里面一个厢军也没有,平时根本不参加训练。
杨朴打听到几个厢军军官的住址,悄悄观察两日,回来报告说:“这里的厢军将校,出门连兵器也不带,打起仗来怕连濮州的弓手都不如。利州城头,也没几个士卒,遇到大太阳就躲起来不见人。”
石元公在纸上记录:利州乃出川咽喉,兵家必经之地也。然此地厢军废弛已久,一年未曾操练一回。士卒按例不得携带兵甲,一应军械皆存放于兵杖库。城中守备稀松,可奇袭而下,凭此控厄川蜀。
磨磨蹭蹭半个多月,石元公把各处都看了,终于带着利州土特产返回。
等回到洋州,把货物扔给郑家出手,沿途记录交给朱国祥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