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准备时间本来就很少,加上还有很多数据需要获取,因此常浩南之前并没有进行过任何排演。
好在整个评定方法基本都是他自己完成的,其背后涉及到的航空工业标准虽然还没被写出来,但也已经深深扎根在常浩南的脑子里。
所以还算是有备而来。
“各位专家,下面将由我来对航空涡喷和涡扇发动机进口总压畸变评定指南的内容进行一个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常浩南站在投影仪幕布的旁边,看着面前的十名专家组成员,深吸一口气,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介绍。
最开始的部分自然是定义。
尽管能坐在这里的都是航空动力领域的专家,但这个环节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他正在介绍的,是一个“标准”。
而且是开天辟地的标准。
就像是书同文、车同轨那样。
在此之前,一万个人心中可以有一万种对某个概念的解释,但在此之后,则必须统一。
标准化,是科学的基石,也是科学的浪漫。
“航空发动机的气动稳定性是指从气体动力学出发,不考虑发动机结构强度等因素,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相对于干扰的保持能力”
“由于高性能压缩部件的最高压比点和最高效率点与稳定边界非常接近;而为了保证其稳定工作,喘振裕度的设定使得压缩部件可以提供的增压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浪费了发动机的设计潜力”
“对于压缩部件,在图1.3所示的特性图上被划分为稳定工作区域和非稳定工作区域,其分界线可以被定义为喘振边界”
“影响发动机气动稳定性的降稳因子种类繁多,对发动机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有的降稳因子使压缩部件的共同工作线提高,有的降稳因子使压缩部件的稳定边界下移”
常浩南把一张压缩部件特性图投影到幕布上,手中拿着一根长教鞭细心地介绍着,而下面的十名专家也都在奋笔疾书,细心地记录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为此,我分析并统计了过去发生过的大量发动机失稳故障,在评定规范中总结了16类降稳因子,分别是压力畸变、温度畸变、冲击波、阵风、雷诺数变化、接通断开加力、非定常热传递”
“考虑到降稳因子种类繁多,我根据影响发动机喘振裕度的机理将其分为四个大类,分别建立其对发动机气动稳定性影响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