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稳态类降稳因子、动态过程类降稳因子、进气畸变类降稳因子、统计类降稳因子。”
“对于前三类降稳因子,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估;对于第四类降稳因子将主要采用统计规范值来评估,下面我将重点针对第三类,也就是进气畸变类降稳因子的评定给出详细的工程方法”
如果是刚刚重生过来的常浩南,想要把这样一套相当复杂的标准,哪怕只是标准的一个部分给讲明白还是相当困难的。
但是这几个月,尤其是加入八三工程以来,他过去在工程经验方面的短板得到了强化,因此对于一些略显晦涩的内容,也可以游刃有余地用算例或者图例的方式进行解释。
而且,常浩南眼下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
就是他真正参与了涡喷14项目。
华夏第一个完整地走过了全部测试流程的发动机型号。
尽管并不是从头开始参加的,不过也已经足够了。
在昨天跟杜义山在电话里沟通过之后,常浩南就开始考虑重构整个航空工业的标准体系的事情。
作为一个经历过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重生者,只有他知道,有一套完全独立自主的技术标准对于工程人员来说有多么爽。
很多开发过程都可以使用封装好的标准模型,像是搭积木一样轻松完成。
类比一下的话,就像是过去要用汇编语言乃至机器语言编写程序,现在突然可以直接用高级语言了。
因此在介绍数值模拟的思路时,他特地给在场的专家组成员画了个饼:
“需要注意的是,这份评定指南不单是进行气动稳定性测试的操作手册,而且还是航空发动机气动稳定性分析系统中的一个部分。”
“当我们在航空动力领域的标准足够完整和准确之后,可以建立一套适用于多种类型发动机、用于评估各项降稳因子对发动机气动稳定性影响的仿真系统,允许用户选用封装好的标准模型来组装成目标发动机进行仿真,从而指导与发动机配套的进气道设计流程”
当常浩南讲到这里的时候,对面已经有几位专家露出了如痴如醉的表情。
他们当然知道这是个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
但这个饼实在太香了。
华夏的航空发动机项目由于长期作为飞机项目的配套,缺少技术延续性,因此每个新型号的预研和设计过程都仿佛是在渡劫,需要进行很多重复性